5月24日,第九屆中國(北京)期貨暨衍生品市場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以“走進衍生品新時代——跨界與融合”為主題,進一步推動期貨市場大發展。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劉志超在論壇上表示,為落實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對期貨市場發展的戰略部署,在證監會的指導下,中期協正在研究進一步推進期貨經營機構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力爭穩妥有序推進期貨行業的創新發展。
劉志超說,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深入,都為期貨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提供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我國期貨市場將步入商品期貨與金融期貨協調發展,場外與場內共同繁榮,境內境外聯合互動的發展新階段。
劉志超強調,在這一背景下,期貨行業要抓住有利時機,實現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轉變,要著重提升行業競爭力和綜合實力,實現快速發展;要真正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己任,真正發展成為與我國經濟總量和金融體系風險管理的提供者,在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上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證監局局長王建平在論壇上表示,新“國九條”對期貨市場的論述篇幅和用詞都體現了國務院層面對期貨市場的高度重視。在貫徹新“國九條”精神上,監管部門一直在大力推進監管轉型,從事前監管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為行業自主創新創造良好條件,發揮市場的活力。在這一過程中,期貨行業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北京轄區期貨經營機構要加強學習,做好定位,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正局級研究員黃運成在當日的論壇上表示,金融機構交叉持牌及互聯網企業向資本市場拓展將對資本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傳統會管金融機構(證券、期貨、基金)、非會管金融機構(銀行(行情 專區)、保險(行情專區)、信托)和互聯網企業或將構成未來資本市場的大機構圈。
黃運成展望說,期貨公司或將與傳統會管金融機構實現交叉持牌,而非會管金融機構甚至互聯網企業申請期貨業務牌照有可能成為今后的趨勢。他預計,加入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和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或成為期貨公司未來發展的兩大方向。
談及期貨品種上市機制改革,黃運成認為,品種上市制度市場化改革有利于提升期貨市場競爭力。應在防范潛在風險,做好研究準備的前提下,穩妥推進期貨品種上市由審批制向注冊制的改革。他表示,我國現行的是期貨品種上市聯合審批制,應以期貨法制定為契機,積極研究期貨品種上市注冊制改革的可能性。
本屆論壇由北京期貨商會主辦,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業協會、北京證監局有關領導、北京地區期貨公司高管近200人參加了會議。
(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