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湖南能源集團所屬楚湘建工集團組織開展的“點土成石”技術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經專業檢測,采用該技術施工的路基在彎沉試驗、壓實度等核心指標上均達到預期標準,完全滿足工程使用要求,為這項創新技術的規模化應用筑牢基礎。
創新突破:讓普通土壤變身優質建材
該項固化土創新型建筑材料技術,其核心原理是通過添加特制核心母料,將普通土壤轉化為性能接近混凝土的新型建筑材料。為驗證該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楚湘建工精心組織實施了示范工程。技術團隊圍繞土壤特性分析、材料配比優化、施工工藝標準化等關鍵環節,在試驗路段按照科學配比將新型固化材料與黃土拌和后進行碾壓,成功將松散的黃土變成了堅實的“石頭”。整個過程嚴格執行全流程質量管控和監測,確保了示范工程的順利推進。
試驗結果顯示,與傳統建筑材料相比,“點土成石”技術展現出三大顯著創新優勢。
原材料方面實現重大突破。該技術以普通土壤為主要原料,占比達88%,將低成本、易獲取的普通土壤轉化為高價值建筑材料,無需承擔傳統混凝土的高額采購費用。
技術創新讓生產加工成本可控。其工藝簡便易掌握,人工與能源消耗大幅減少,規模化生產后單位成本可進一步攤薄。經測算,在不包含土方消納成本的情況下,試驗段較C20 混凝土路基節約造價25%。
環保性能突出。該技術能減少對天然沙石的依賴,降低開采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原材料可就地取材,大幅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契合綠色發展理念。
前景廣闊:應用場景廣泛
該項技術的成功實施,為楚湘建工規模化推廣提供了實踐依據。從經濟價值看,可節約 15-30% 項目造價,直接提升利潤空間;從市場前景看,其環保、高效、適應性強的特點契合楚湘建工行業需求趨勢,有望在建筑、礦山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在建設工程領域,該技術可根據不同地區的土壤特性靈活調整工藝參數,適用于道路基層、軟土固化、邊坡支護等多種工程場景。能將軟土、黃土等轉化為滿足工程要求的建筑材料,減少對外購砂石骨料的需求,從而縮短工期、降低成本。
在礦山治理領域,該技術讓尾礦變廢為寶。礦山開采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尾礦,因體量龐大、綠色處理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現有處理方式難以滿足綠色發展需求。而 該技術以尾礦石為主要原料,經破碎后加入添加劑拌合,可作為礦山充填材料或建筑材料,有效消除尾礦的負面危害,同時為礦山后續復綠奠定基礎。
未來,楚湘建工將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和利用,加大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力度,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發展后勁。